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8-26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专题论著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α-突触核蛋白抑制PC12细胞中BDNF的表达
    苑玉和,吴苗苗,胡金凤,陈乃宏
    2011, 1 (4):  1-5. 
    摘要 ( 3816 )   PDF(3549KB) ( 2799 )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α-突触核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转录因子的活性。结果: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使BDNF表达明显减弱;而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显示: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后,调控BDNF表达的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转录活性明显受抑制,但并不影响Nurr1的转录活性;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后,CREB的133位ser磷酸化显著降低,而Nurr1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过表达α-突触核蛋白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CREB的活性影响BDNF的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棉籽总黄酮抗抑郁活性及其对海马单胺水平的调节
    赵楠,张有志,杨明,王伊文,赵毅民,宫泽辉,李云峰
    2011, 1 (4):  6-11. 
    摘要 ( 4278 )   PDF(1230KB) ( 2696 )  
    目的:探讨棉籽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cottonseed,CTN-T)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评价CTN-T的抗抑郁作用;采用5-羟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诱导小鼠甩头实验和育亨宾小鼠毒性增强实验分别观察CTN-T对中枢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加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单胺递质及其代谢 产物含量。结果: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CTN-T(50,100 mg·kg-1,连续4 d,2次·d-1,ig)显著减少不可逃避性电击诱导的无助行为;CTN-T(50,75  mg·kg-1,连续 4 d,2次·d-1,ig)对 5-HTP 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具有显著增强效应;CTN-T(60 mg·kg-1,连续 4 d,2次·d-1,ig)对育亨宾引起的小鼠毒性 作用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给予 CTN-T(连续 4 d,2次·d-1,ig)在 25,100 mg·kg-1剂量下显 著升高海马 5-HT含量,在 50,100 mg·kg-1剂量下显著升高海马 NE含量,在 25~100 mg·kg-1剂量下对海马多 巴胺(dopamine,DA)、肾上腺素(epinephrine,E)、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acetic acid,5-HIAA)含量以及5-HT转换率(5-HT与5-HIAA的比值)无明显影响。结论:CTN-T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具有抗抑郁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海马 5-HT和 NE能神经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翘苷对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美蓉, 魏守蓉, 吴燕川, 孙芳玲, 艾厚喜, 张丽, 王文
    2011, 1 (4):  12-15. 
    摘要 ( 4253 )   PDF(1085KB) ( 3067 )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连翘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连翘苷的无毒范围;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连翘苷100,10,1 μmol·L-1预孵育24 h,加入1 mmol·L-1 MPP+ 作用48 h诱导损伤,观察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的改变。结果:连翘苷在1~100 μmol·L-1浓度范围内不影响SH-SY5Y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MPP+损伤模型组MTT代谢率明显降低(P<0.001),LDH漏出率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连翘苷各组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LDH漏出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连翘苷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黄酚三种制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组织分布与药效学比较
    李超, 张力
    2011, 1 (4):  16-25. 
    摘要 ( 3463 )   PDF(2698KB) ( 2781 )  
    目的:比较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三种制剂与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的大黄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各组织的分布及相关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脑、心、肾、肝、脾、肺等组织中大黄酚含量,观察三种大黄酚制剂对脑组织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 oxidase B,MAO-B)、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脂褐素(lipofuscin,LF)、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心肌组织LF活性和海马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各剂型大黄酚在小鼠体内分布浓度次序为:血>脑>肾>肝>心>脾>肺。大黄酚三种制剂10.0,1.0,0.1 mg·kg-1剂量,在脑组织及血、肝组织中的含量均高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的大黄酚组(P<0.01~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不同程度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老化相关酶的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改善海马的病理形态。结论:大黄酚三种制剂均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增强大黄酚抗衰老药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含量,调节老化相关酶的活性及改善海马的病理形态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著
    MicroRNA在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车慧, 杨宝峰, 艾静
    2011, 1 (4):  26-32. 
    摘要 ( 4099 )   PDF(1098KB) ( 3214 )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介导基因沉默的小分子RNA,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功能行使中发挥重要作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抑郁症等多种疾病都会导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患者脑内异常表达的miRN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重点从miRNA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影响,讨论miRNA在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中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氨诱导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研究现状
    薛占霞, 彭亮
    2011, 1 (4):  33-41. 
    摘要 ( 3981 )   PDF(1140KB) ( 2555 )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急、慢性肝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以星形胶质细胞病变为主要病理变化。肝性脑病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氨在HE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高血氨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上末梢型苯二氮类受体(peripheral-typ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PTBR)、葡萄糖转运体-1 (glucose tranporter-1,GLUT-1)、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4,AQP4)和Na+/K+-ATPase基因表达上调;影响微管相关蛋-2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 磷酸化及N-甲基-D-天冬氨酸 (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诱导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 合成增加从而改变神经细胞功能。此外,氨能使脑内哇巴因类复合物生成增加,并能够使Na+/K+-ATPase的活性增加。对上述因素的研究将帮助我们理解氨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的基本机制,并进一步制定防治肝性脑病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缺氧预适应对抗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袁恒杰,娄建石
    2011, 1 (4):  42-47. 
    摘要 ( 4127 )   PDF(1062KB) ( 2962 )  
    缺血缺氧预适应现象最初见于心脏,一经发现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研究者分别从不同层面证实了大脑同样具有预适应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为抗脑缺血缺氧研究的热点。脑缺血缺氧预适应(cerebral ischemia/hypoxia preconditioning,CIP)可以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减少细胞凋亡,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升高低氧诱导因子和热休克蛋白HSP70的生成等,各种机制相互联接,相对独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多靶点药物研究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刘少强,铁璐,李学军
    2011, 1 (4):  48-54. 
    摘要 ( 3817 )   PDF(1049KB) ( 3272 )  
    在药物研发领域,从“单药单靶点”向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的“多靶点药物”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从多角度攻击疾病系统,同时调节疾病网络系统的多个环节,可以克服许多单靶点药物的局限性,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虽然多靶点药物现已开始应用于很多重大疾病的治疗,但其研究仍然面临众多挑战,需要开拓和完善药物研究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多靶点药物研究新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多靶点miRNA反义核苷酸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新技术在多靶点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多靶点药物研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多靶点药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参防治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李东薇, 窦德强
    2011, 1 (4):  55-64. 
    摘要 ( 4928 )   PDF(1686KB) ( 3516 )  
    归纳总结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研究概况、人参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及其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在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方面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人参在防治帕金森病方面的合理应用奠定了基础。人参皂苷可能通过拮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钙通道和阻断引起神经元凋亡的多条信号通路等机制,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