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5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基于药智网数据库挖掘龟甲的配伍规律
    黄剑怡, 黄玲, 王博龙
    2025, 15 (2):  1.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1
    摘要 ( 29 )   PDF(2250KB) ( 5 )  
    目的:检索药智网数据库中含龟甲的中药方剂,分析龟甲的配伍规律为其应用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1、 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 等软件对纳入方剂的主治 病证、所含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归属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因子 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结果:139 首方剂主治肝肾阴虚证、冲任失调病、神劳病、中风病等24 种病证,318 味组方中 药在使用频次上以补虚药领先,性味以温、甘居首,归经多入肝、肾经。22 味高频中药的31 个关联规则中,支持 度最高的对药组合是“龟甲- 当归”,角药组合是“龟甲- 熟地黄- 当归”,四药组合是“龟甲- 白术- 熟地黄- 当归”。 22 味高频中药可聚为4 类,提取5 个公因子。结论:龟甲多配伍性味甘温的补虚药,入肝、肾经,治疗肝肾阴虚、 冲任失调等中医虚弱性病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易混淆中药栽培防风与党参的鉴别特征区分研究
    韩慧琴, 荆燕燕, 任婧, 徐良杰, 魏淑文
    2025, 15 (2):  8.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2
    摘要 ( 3 )   PDF(4423KB) ( 0 )  
    目的: 研究区别栽培防风及其伪品党参的鉴别特征。方法:在肉眼及荧光(254、365 nm)下观察2 种药 材及饮片性状,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微性状;采用显微观察法鉴别粉末及横切面的显微特征;采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结果:栽培防风和党参在外表面颜色、根头部位特征、切面颜色、气味等方面 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样品粉末区别为防风含有油管,石细胞少见,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党参含有菊糖、 联接乳管,石细胞多见,大多一端或一边尖突;横切面特征防风韧皮部有多数类圆形油管,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 物;木质部导管甚多。党参韧皮部散有淡黄色乳管群,木质部导管较少。栽培防风和党参紫外光谱图及红外光谱 图也有明显区别。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特征明显易辨认,可用于区分防风和党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西环素用于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对症状改善及LDH,CRP 水平的影响
    戴万程, 郑爱斌, 王涉洋
    2025, 15 (2):  15.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3
    摘要 ( 1 )   PDF(1183KB) ( 0 )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 年1 月至2024 年10 月常州市儿童医院200 例重症MPP 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予以分组,100 例高剂量组患儿采用2 mg·(kg·times)-1 多西环素治疗,每日2 次,低剂量组予以2 mg·(kg·times)-1, 每日1 次,两组单次最大剂量≤ 100 mg。观察两组持续用药72 h 的疗效,比较其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 后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总治疗有 效率比低剂量组高(P<0.05);两组退热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高剂量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 院时间均比低剂量组短(P<0.05);两组治疗72 h 后的血清LDH、CRP 和PCT 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高 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高剂量组低(P<0.05)。结论:小儿重症MPP 按照每日2 次使用2 mg·(kg·times)-1 多西环素治疗取得的疗效较每日1 次用药明显,高剂量用药更有助于早期 改善患儿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但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喷他佐辛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观察
    李慧, 韩雷, 袁莉
    2025, 15 (2):  20.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4
    摘要 ( 3 )   PDF(1156KB) ( 0 )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喷他佐辛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1 月~ 2023 年1 月于河北 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 组(喷他佐辛0.2 mg·kg-1)、B 组(喷他佐辛0.5 mg·kg-1)、C 组(喷他佐辛0.8 mg·kg-1)、D 组(对照组:舒芬太尼0.08 ug·kg-1)四组,每组50 例。观察指标:采用非插管患者行为疼痛量表(behavioural pain scale non-intubated,BPS-NI)评分,比较四组患者镇 痛效果。比较术前(T0)、胃镜跨越声门到达食管上端(T1)、唤醒时(T2)四组患者的平均动脉(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压和心率(heart rate,HR),记录苏醒时间、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时间、丙泊酚用药总 量。比较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 组相比,A 组镇痛效果差(P<0.05),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 PACU 滞留时间均高于D 组。C 组丙泊酚用量低于D 组,但苏醒时间和PACU 滞留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 于C 组(P>0.05)。B 组BPS-NI 评分和镇痛成功率与D 组相当(P>0.05),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D 组,血流动 力学稳定性优于D 组。结论:0.5 mg·kg-1 的喷他佐辛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 例临床Dyke-Davidoff-Masson 综合征单侧肢体偏瘫病例报道
    王茂, 王强
    2025, 15 (2):  20.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5
    摘要 ( 2 )   PDF(1382KB) ( 0 )  
    Dyke-Davidoff-Masson 综合征属于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需要结合完整的病史资料并及时采 用头颅CT 或MRI 等影像学对此疾病进行临床诊断,以帮助患者及时选择更优的治疗方案,同时减少误诊与复 发的次数。该文通过分析临床1 例Dyke-Davidoff-Masson 综合征病例的诊治经过,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记录进 行学习,提高临床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机器学习的阿尔茨海默病健康识别
    刘宁, 蒋一宁, 李轩昂, 李兆丰, 孙倩
    2025, 15 (2):  28.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6
    摘要 ( 2 )   PDF(1285KB) ( 0 )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在临床上通常需要依靠医生的 工作经验,采用简易神经检测量表更好的方法来诊断AD。方法:本研究中,我们采用Coh-Metrix 语言分析工具 分别对AD 患者和中国健康人群(CN)提取关键的语言学特征,包括语句复杂度、词汇丰富度及语义连续性等, 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文本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在CN 和AD 患者之间某些特定的语言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特征对疾病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最后模型准确率为0.79,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论:基于语言学特 征能够为AD 的健康识别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脾不运化,津液为痰”防治小儿癫痫
    杨泊鋆, 徐丽
    2025, 15 (2):  34.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7
    摘要 ( 2 )   PDF(1050KB) ( 0 )  
    癫痫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恍惚,或突发性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翻、四肢痉挛等症状的疾病。 该文从中医理论出发,分析了痰湿、风邪、瘀血等因素在癫痫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强调孕期保健、合理喂养、 户外活动等对预防癫痫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调理脾胃、祛痰熄风、补肾填精等中医治疗方法在改善癫痫患儿症 状、减少发作频率及提升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的天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赵梦莎, 张新华
    2025, 15 (2):  40.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8
    摘要 ( 2 )   PDF(1075KB) ( 0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血管损伤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Kanglexin(KLX)、槲皮素、褪黑激素、丹参酮 IIA 等药物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已被证实对心血管疾病的调控有重要影响,且 发现天然产物和特定化合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存在较高的价值。该文就这些药物通过调节PDGFR-β、JAK2/ STAT3、PPARδ 等关键信号通路,以及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作用,显示出的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 疗潜力进行综述,为通过天然药物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选择提供一 种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治疗靶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尚容正, 张可鑫, 张丹参
    2025, 15 (2):  47.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09
    摘要 ( 2 )   PDF(1230KB) ( 0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 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流供应恢复后出现的 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病理过程。线粒体作为机体最重要、最敏感的细胞器,对细胞的存活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在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众多潜在机制中,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过度开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机制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会导致mPTP 的异常开放并触发 细胞功能障碍,该文系统地综述mPTP 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 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马梦凡, 赵梓妤, 张鑫, 沈丽霞
    2025, 15 (2):  54.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10
    摘要 ( 3 )   PDF(1025KB) ( 0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研究显示,线粒体自噬障碍是AD 发病的重要因 素之一。AD 会导致活性氧过量生成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从而破坏线粒体结构,导致受损线粒体堆积,线粒 体自噬障碍,加重AD 进程。该文总结了线粒体自噬与AD 的关系,包括AD 的特征,线粒体自噬的基本机制, PINK1-Parkin、FUNDC1、BNIP3/NIX 等信号通路在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以及线粒体自噬与β 淀粉样蛋白和 Tau 蛋白的相互作用,以期通过增强线粒体自噬为AD 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OHdG、G SH-PX 在脑小血管病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王天珉, 薛茜, 张雷, 姜松
    2025, 15 (2):  61.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5.02.011
    摘要 ( 1 )   PDF(1009KB) ( 0 )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CSVD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 中8- 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作为氧化DNA 损伤的标志物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水平变化与脑血管病理及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 关。该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8-OHdG 与GSH-PX 在CSVD 及VCI 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者在疾病早期 诊断、病情评估以及干预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对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