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发时间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关系的实验研究
王明磊,王文革,张俊红
2017, 7 (1):
29-37.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17.01.004
摘要
(
470 )
PDF(11782KB)
(
272
)
目的:采用不同激发时间构建小鼠哮喘模型,研究不同激发时间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重塑性变化及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作为变应原,采用腹腔注射致敏联合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4 周龄的SPF 级BALB/c 小鼠分为激发3 d 组、激发6 d 组和激发12 d 组,每组8 只,分别设置对照组。末次激发24 h 后牺牲小鼠,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测BALF 中IL-17 的水平,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NEU)百分比;取部分肺组织行病理学切片,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AB-PAS 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增生及黏液分泌情况;Masson 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及平滑肌增生的情况。结果:4 周龄小鼠激发3 d 后即出现了典型的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BALF 中NEU% 及EOS% 等炎症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激发6 d 后,以上气道炎症指标较激发3 d 组继续增高(P?0.01)。激发12 d 的气道炎症评分及EOS% 虽然高于激发3 d 组,但与激发6 d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的NEU% 及杯状细胞染色面积/ 管腔基底膜周径(Wag/Pbm)依次增高(P?0.01)。气道周围胶原蛋白沉积厚度(Wcol/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的增加在激发6 d 后可被观察到,激发12 d 后增生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小鼠BALF 中IL-17 的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1)。结论:哮喘的发作特点及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不同的激发时间可能导致不同病理表型的哮喘发作。制备哮喘模型用于哮喘研究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合理选择激发时间,以制备出更符合人类哮喘发病规律的小鼠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